海关总署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2018年全国海关共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近5万次,实际扣留进出境侵权嫌疑货物4.72万批,同比增长146%,涉及货物约2480万件。
据悉,查获的侵权嫌疑货物涉及商标专用权、专利权、著作权、奥利匹克标志和世界博览会标志等多种类型的知识产权,其中侵犯商标权的货物最多,占比接近96.7%。大多数涉嫌侵权货物是轻工产品、鞋类、电子产品和化妆护理用品,其中轻工产品、电子产品类货物数量有大幅增长。
随着跨境电商迅速发展,行邮渠道查获的侵权货物明显增多。据统计,2018年全国海关共在行邮渠道查扣侵权嫌疑货物4.55万批次,同比增速约为156%,涉案侵权嫌疑货物数量28.37万件。与此同时,海关进一步加强对外资品牌保护力度,查处涉及境外权利人的侵权案件涵盖了43个国家和地区的5874项知识产权。
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副司长金海称,将继续认真落实已经签署的知识产权执法备忘录,开展与知识产权人合作,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,提升打击侵权的有效性。下一步,中国海关将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,推动知识产权创造、运用、保护、管理和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,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投资环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来源:经济日报 如有侵权可联系邮箱删除!